
新课程实施阶段性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程实施阶段性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人重视课改,个个参与课改”已成为学校上下对本次课改工作的共识。尤其是在七年级任教的教师更是投入钻研。近一年来,我校在新课程实施工作方面做了一下一些工作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点反思。
一、认真抓好师资培训工作
1、积极配合上级教育部门,安排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例如地理科的吕松洁老师,音乐科的潘文静老师以及历史科潘惠连参加省级的新课程骨干培训,安排了潘恩花、罗颂挹、易考龙等10位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的新课程培训,另外还安排了下学期参加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共37人参加培训。
2、在校长室的重视下,本学期学校又购买了一批新课程有关课堂教学的案例,分别由教研组长带领观看、学习、讨论。学校还利用每周五的例会进行有关新课程的专题讲座,不断地向教师灌输新理念,让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法,适应新课程。
3、由学校课件制作熟练的教师作为本校教师的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多媒体操作技术的培训,课件制作的培训。现在我校大部分教师都能用多媒体上课,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
二、启动校本课程工 ……此处隐藏1321个字……中来。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能够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还是应该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
(二)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为通过自主、合作、探索、实践等亲身体验的学习。
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
(三)您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是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一直困扰着我们。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对老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必须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才行。”由此看来,新课程、新理念要我们做的事很还很多,要研讨的问题也很多,我们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引导、带领全体教师把课改扎扎实实的发展下去,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